點擊數:19652015-08-28 12:47:47 來源:烏魯木齊福源興制冷設備有限公司
25日,江蘇福瑞至環保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冷媒產品,通過了滬東中華造船(集團)測試改造工程驗收。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會長楊朝飛說,我國大型央企正式加入“氟替代”工程,江蘇企業為這個全球行動畫上了濃重一筆。
一家船廠年節電600萬度
“我們很高興從2013年8月15日起啟動了福瑞至ER-445冷媒在船舶上的氟替代應用測試改造項目。測試改造結果顯示,這一新型產品的船舶應用綜合節電率達到35%,極端高溫環境下可達40%。”滬東中華生產保障部副部長鄔昌平說,而且這種新型冷媒不會損壞冷風機等設備的使用壽命,在船舶制造業應用前景廣泛。滬東船廠年造船能力220萬噸,如果按照綜合節電率35%計算,滬東船廠僅以船舶風冷機組的氟利昂替代為例,就可以每年節電約600萬度,相當于二氧化碳減排9888噸。
海舟空調電器分公司經理甘平介紹,船舶制造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,夏天船舶分段施工時艙內溫度高達六七十度,必須用大功率冷風機降溫,以前冷風機新疆制冷都采用氟利昂。此次滬東中華選擇三臺機器,改用福瑞至ER-445作為新疆制冷劑,結果是環境越惡劣、溫度越高,新疆制冷效果越好,降溫速度平均提高1.8倍,而冷媒加裝量只有氟利昂的40%。
家用空調有望全面“去氟”
江蘇福瑞至推出的這種純天然碳氫新疆制冷劑,是國家863科技計劃專利產品,從石油中提取原料,只含二氧化碳和水,臭氧破壞能力為零,產生溫室效應的能力也小于3。為此,這家企業牽頭制定了碳氫新疆制冷劑行業國家標準。公司總裁唐健一說,這些核心指標與世界最先進的美國杜邦、霍尼韋爾公司不相上下,相比歐洲廣泛使用的單一氣體組分產品使用更穩定、更節能。作為特大型央企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旗下核心企業,滬東船廠對這一新型冷媒的測試成功,帶來巨大想象空間和美好憧憬。
據介紹,這一新品已在北京人民大會堂、釣魚臺國賓館、環保部環境大廈等建筑中示范應用。蘇寧堯化門店試用也很順利。上海家電協會秘書長李富春說,如果用于機場、車站等建筑空調,鋼鐵、化工等敞開式工作場所的冷風機,以及汽車空調,冷庫和冷鏈設施產品中,經濟價值和社會效果會非常顯著。事實上,此前杜邦、霍尼韋爾就靠這種冷媒每年從我國拿走的專利使用費就有30多億元。
專家表示,這種新型冷媒是當下全球范圍氟利昂的最佳替代品。但受成本偏高、用戶認知度低等制約,目前我國應用還很有限。福瑞至業務副總經理何海如說,目前成本大概是氟利昂的1.5倍。不過隨著產能的逐步擴大,消費成本有望降至與氟利昂相同水平。他透露,下一步將加快全國布點,把這種環保產品推向千家萬戶,加快實現家用空調全面“氟替代”。
變末端治理為源頭控制
一個產品事關一項全球行動計劃。國家發改委中國院士成果產業化平臺主任唐勇說,這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天然新疆制冷劑。對于我國的“氟替代”意義重大。按照《京都議定書》、《蒙特利爾議定書》、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等達成的協議,到2040年全世界要完全禁止氟利昂使用。我國承諾,到2030年停止氟利昂生產,2040年新型冷媒全面替代氟利昂。
我國新疆制冷劑起步較晚,而歐洲天然新疆制冷劑已穩定使用幾十年,涉及民用商業工業等各種領域,其中德國的冰箱、冷藏、冷凍等設備的天然新疆制冷劑使用率已達95%。英國大型連鎖超市使用率達80%。我國從2013年開始削減氟利昂生產和消費,但目前氟利昂產量仍占世界的66%。
“今年6月,財政部、環保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了《環保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》,旨在建立環保領跑者制度,變環境末端處理為源頭控制。”楊朝飛說,福瑞至ER-445天然冷媒這類高新技術產品,在生產環節就減少排放和污染,使“重造一片藍天”成為可能。